《我真不是朱三太子》[我真不是朱三太子] - 第十二章 燃起的斗誌

李岳坐下後,略微想了想,便開口說道:「父親還未詢問,他便矢口否認,還直言三太子,頗有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味。」
「應該是心虛,才脫口而出,急於擺脫嫌疑。」李來亨露出微笑,說道:「為父既沒說他是宗室,更沒提及三太子,他就連連否認,卻不知道反倒露出馬腳。」
李岳得到了鼓勵,又接著說道:「對紫禁城很了解,甚至可以說是如數家珍。即便是親眼所見,不是長期觀察,亦不能如此熟悉。」
李來亨微笑頜首,沒錯,這又是一個佐證,儘管並不能證明他就是三太子。
「有此兩點,再加上之前的證據,應該足以確定三太子的身份。」李岳目光咄咄,顯得甚為興奮,「如此,父親便可向各家言明,共擁三太子,繼續抗清大業。」
李來亨微垂下眼帘,沉默了片刻,搖頭道:「為父反覆思量,覺得在現今的形勢下,此事還不可張揚。」
李岳露出迷惑之色,沒有立刻提問,他知道父親肯定會給出解釋。
李來亨伸出一根手指,嚴肅地說道:「清軍大兵壓境,若是得知三太子在此,定然瘋狂猛攻,必欲除之而後快。」
沒錯,十三家一直能堅持,與清軍沒把注意力放在這窮山僻壤有很大關係。而西南遭受不斷的進攻,最重要的原因便是有永曆帝在,目標太大。
「即便我軍能獲得一兩場勝利,清廷也不會善罷干休,清軍更不敢輕言撤退。」
清廷對於明朝宗室的忌憚,是昭然若揭的。入關之後殺了多少,幾乎沒有放過的,就是擔心他們有號召力,能夠鼓舞人心。
「此其一也。其二,各家聯軍剛剛新敗,為父便搬出三太子的名號,別人不知內中詳情,會怎麽想?會認為我在爭權,要對他們發號施令。」
「況且,消息一旦傳出,早晚會讓清軍知曉,其一的情況,便會重演,增加我軍擊退敵人的難度。」
李來亨無奈地嘆了口氣,說道:「不對外宣揚的話,萬一戰敗,為父還能派人將三太子秘密送走。否則,天涯海角,也再無三太子存身之地。」
李岳仔細琢磨著父親所說的道理,興奮激動的頭腦漸漸冷靜下來,最終嘆了口氣,承認父親考慮得深遠。
李來亨拍了拍桌案上的紙張,說道:「為父要給皖國公去信,請他派兵助戰,再攻湖廣清軍。不說三太子,只說招攬到了智謀超群的高士,有破城之法。」
李岳遲疑着問道:「皖國公能出兵嘛,信中這樣講的話,好象缺乏可信的依據。」
李來亨苦笑了一下,說道:「那也沒有辦法,姑且一試吧!為父相信皖國公,再說又不用出動太多,萬八千的兵力足矣,五六千也可。」
劉體純和郝搖旗、袁宗第已經合營,加在一起,也有一萬四五千的人馬。出動一半不算勉強,就是再少點,五六千也勉強能夠發起反擊。
轉守為攻,主動反擊,打破清軍圍攻的企圖,應該是夔東明軍的共識。否則,也不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