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為劉禪,霄漢永燦》[三國:我為劉禪,霄漢永燦] - 第一百四十一章:父子相見

「未曾想到,吾父子這一別竟是一晃七載矣!」
建安二十三年臘月中旬,南鄭城外,在一眾文武簇擁下,一名年約五十許,面容剛毅、留着八字鬍與山羊須的男子,看着眼前這名剛剛被自己扶起來的半大少年,感慨不已的同時,一行濁淚卻是忍不住順著面頰淌了下來。
「兒子未能膝前盡孝,反讓父親擔憂,實乃兒子之過,還望父親見諒!」
面對眼前真情流露的鬢角帶霜男子,原本內心之中還有些別扭的劉禪,此刻也是不由得心中一暖,剎那間便被這股親情沖淡了那絲別扭與尷尬。
不用說,能夠與他父子相稱的,除了這一世的老爹劉備之外,又能有何人?
「哈哈哈哈,吾兒以沖齡之年統御一州,更是做成了為父都未做成之大事,何過之有?」
聽到劉禪的『請罪』之言,原本還有些傷感的劉備,轉眼間卻是又自豪無比的放聲大笑了起來。
說起來,即便來到這個時空已經數年,但對這位老爹的印象,除了原本那個『阿斗』留下的模糊影像外,劉禪心中更多的還是那個『耳大垂肩、雙手過膝』的形象。
只不過,當他真正見到這位被曹操稱讚為『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的老爹後才發現,除了一雙有點兒招風耳的大耳朵外,什麽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那都是鬼扯。
而且與演義中那個哭出江山來的劉備形象不同,眼前的老爹雖然面上還帶著淚痕,但卻絲毫不影響其剛毅的形象。
「父親過譽了,若是沒有父親打下的基礎,再加上二叔與龐軍師他們的全力相助,兒子即便是有千般想法,那也只能是空中樓閣……」
正所謂君不爭臣功,面對老爹的誇獎,正一邊拿老爹與演義中對比的劉禪,卻是毫不在意的便將這些功勞都推到了別人身上。
「我說大哥、阿斗,都是一家人說什麽客氣話?這城外天寒地凍的,咱還是回城再敘吧,哈哈哈哈!」
就在劉禪謙遜之際,忽然之間,伴隨着一道聲如洪鍾的大笑傳來,只見一名豹頭環眼,身如鐵塔似的黑臉壯漢卻是忍不住在劉備身後轉了出來。
得,這相貌特徵都長得如此明顯了,除了三爺之外又還能有何人?
「侄兒見過三叔!」
看着從老爹身後轉出來的三爺,劉禪趕緊規規矩矩的再次躬身行禮。
「一家人哪來的如此多規矩,真要有那個心,倒不如給三叔多送幾瓮好酒來得實在,哈哈哈哈!」
伸出如同鐵鉗似的大手一把扶起劉禪,三爺那聲如洪鍾的大笑聲卻是再次在他耳邊震響了起來。
「翼德你……」
看到三爺與劉禪見面第一件事便是惦記著好酒,劉備也是不禁一臉無奈的搖頭苦笑起來。
只不過,有了三爺的打岔,劉備總算是暫時放下了敘父子親情之事,開始給劉禪介紹起一眾前來迎接的文武來。
「諸葛軍師你已認識,為父便不與你介紹了。此乃法正法孝直、黃忠黃漢升……」
「屬下等見過公子!」
……
「此次為父原本只是想着借天網之便,於陛下手中取得一道冊封密詔而已,阿斗卻為何與那曹操做此交易?須知一個不慎,於你日後之名聲將有大妨矣!」
南鄭城中,當迎接劉禪的酒宴結束,一眾文武都離去之後,只剩下劉備與劉禪父子二人的書房內,劉備卻是不禁收起了面上的歡喜,忽然變得面色凝重了起來。
「父親放心,兒子此次與曹操名為交易,但實則順水推舟而已。且不說林邑稻之事本就難以長久保密,單是能夠讓我大漢子民少受一日飢饉之苦,兒子以為受些委屈便值了。」
看到老爹首先想到的便是自己今後的名聲,一股暖烘烘的感覺卻是再次於劉禪心中升了起來。
「至於那個雕版印刷的制書之法,除了比荊州書局的活字印刷成本更高外,更為重要的是,兒子乃是想借曹操之手,將那些吸我大漢之血的『毒瘤』」先清掃一遍……兒子以為,凡事有舍才有得。相比於讓大漢受益,區區名聲之事,兒子並不在乎!」
面對自家老子,劉禪沒有絲毫保留,毫不掩飾的表達了自己對那些世族門閥的惡感。
「唉,為父慣於沙場上的金戈鐵馬,於這些政務案牘之道卻是並不擅長!既然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