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光復漢室》[三國:光復漢室] - 第16章 安撫民心

荀攸安慰道:「陛下無須擔憂,我等可以先重整洛陽兵馬,而後再逐步收回地方兵權,總有一天,陛下能夠重拾天下兵馬大權。」
劉辯突然想起皇甫嵩還帶著三萬北軍在扶風駐守。
北軍是朝廷常備軍隊,隸屬於中央管轄,直接聽命於天子。
按理說北軍應該駐紮在洛陽,保衛洛陽安全。
但在中平四年,涼州出現叛軍,王國,馬騰與韓遂帶領叛軍攻打陳倉等地。
朝廷得知後大為震驚,先帝劉宏派遣大將皇甫嵩帶領北軍前去平叛。
自此之後,皇甫嵩的兵馬就一直駐紮在扶風一帶,以防西涼叛軍攻打。
正因為洛陽最精銳的北軍被皇甫嵩帶走,現在洛陽可用兵力根本不多。
「朕有意將皇甫嵩麾下三萬精銳北軍調回洛陽,不知公達意下如何?」
「陛下,此計萬萬不可行。」
「為何不可,朕聽說皇甫嵩大敗叛軍首領王國,陳倉之危已解,朕理應讓他班師回朝。」
「陛下有所不知,王國雖被擊敗,然而馬騰與韓遂兵力並未受損,若讓皇甫嵩班師回朝,那陳倉將受敵人威脅,一旦淪陷,整個扶風都有可能落入敵軍之手。」
荀攸深知扶風淪陷的可怕,到時候馬騰與韓遂不僅能夠佔據長安,甚至還能向東進逼洛陽。
真若如此,那劉辯的處境可就危險了,所以皇甫嵩的兵馬無論如何都不能召回。
劉辯聞言,覺得荀攸說的頗為有理,他只能打消這個想法。
他想擴充麾下兵力,除了調動北軍之外,也只有招收新兵了。
可現在天下人丁稀少,還連年天災,再加上漢朝統治不得人心,已經不再適合徵兵。
劉辯現今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穩定自己在洛陽的政權。
「目前董卓危機已解,朕要如何做方能鞏固權勢?」
「陛下做到四點即可。」
「是哪四點?」劉辯好奇道。
「其一安撫百姓,減少稅收,重拾民心。其二掌控兵權,切勿讓兵權落入旁人之手,其三陛下要提高威望,既當雄主,也要當仁君。做到此三點,即可穩固權勢。」
只是眨眼功夫,荀攸便幫劉辯想到相應策略,足以見他才思敏捷,足智多謀。
劉辯深感佩服,目前這三點,第二點掌控兵權他已經做到。
第一點安撫百姓,重拾民心,他只能徐徐圖之。
近來洛陽遭到董卓兵馬毒害,他可以親自出巡安撫百姓,並派發糧食,如此便能俘獲百姓的心。
至於這最後的一點,劉辯有些看不明白。
「公達所言的第三點提高聲望,朕要如何才能做到?」
「洛陽蔡邕乃當世大儒,其學富五車,才高八斗,深受百姓尊敬,可惜他先前遭小人汙蔑,被罷免官職,若陛下能夠將他請回朝上當官,那寬宏大量的名聲不是手到擒來。」
荀攸此舉可謂大膽狡猾,讓劉辯蔡邕回來當官,藉此提升自己大度仁義的名聲。
「此計妙哉,那朕便依公達計謀行事!」
翌日,劉辯帶領一千宿衛出宮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