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曙之光》[破曙之光] - 破曙之光第2章 洛陽賞花在線免費閱讀

漢建武十三年,天下已定。鄧禹與淳于芳主相聚光福山,終不受相思之苦。

話說張陵,自小聰穎絕頂,七歲時已熟讀儒家」五經」,天文地理無所不曉,且精讀《道德經》。

十年轉瞬即逝,張大順和李瑞兒攜張陵來到白雲觀。

庄光和強見三人來到,高興得合不攏嘴。十幾年了,二人已鬢髮全白,神色也大不如以前。

李瑞兒看着心疼,說道:「兩位伯不僅牽掛我們,還要親自照看犬兒,我等實在過意不去。」

「我倆閑來無事,有陵兒作伴,剛好能趁機活動活動筋骨。」強華微微一笑。

庄光仔細端詳着張陵,微笑着問道:「陵兒啊,我且問你。離開父母,長居白雲觀,你可願意?」

張陵起身向前,規規矩矩答道:「古語有云『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學有所成,造福天下,是父親母親大人的意願,也是我的意願。雖然不能在旁侍奉父母,但我此行,是為了實現父母的宏願,也算是盡孝。」

「嗯,說的不錯。」庄光輕輕點頭。

「古語有云:『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何解?」強華問道。

張陵思索片刻後,答道:「稟師公,人之天性乃善,天賜良善於萬民謂之性;我們遵從良善本性行事謂之道;不僅自己行善,還要勸導他人遵從善性謂之教。修行之人應遵從本性,從善如終,與人同善。」

「呵呵,不錯!」強華忍不住讚歎。

「即如此,那以後就跟我倆學習吧。」庄光說道。

「多謝師傅、師叔。」張大順和李瑞兒急忙起身作揖答謝。

從此之後,張陵便常伴庄光、強華左右。

張大順夫婦在白雲觀呆了幾日後,便返家照顧另外兩個孩子去了。

話說那鄧禹。自十年別離後,與淳于芳主生了幾個孩子。其中有個叫鄧訓的小孩頑皮異常,鄧禹和淳于芳主不捨得嚴加管教,便送往白雲觀。

長安大儒班彪久仰白雲觀聲名,也將自己的二子班超、女兒班昭送往白雲觀學習。

孩童多了,白雲觀陸陸續續熱鬧起來。庄光和強華整天陪着幾個孩童學習玩耍,好不自在。

眾徒孫中,張陵與班超年齡相仿,張陵略大。鄧訓排行第三,班昭年齡最小。幾個人均聰明異常,其中張陵喜好鑽研周易和道法,班超與班昭兄妹則研究詩書禮史,鄧訓則喜好兵策。庄光和強華本是大儒,自然都能教授一二。但時間長了,二人卻漸漸吃力起來。只怪這些孩子太聰明了。龍安寧偶爾來探望庄光、強華,見幾個孩子聰明異常,也樂意教導他們。

一晃十幾年過去了。

一日,庄光和強華將眾青年召集在一起。

庄光說道:「你們已在此學習許久,我等傳授不了什麼了。你們回去吧。」

「啊?!」眾人聽此,有些欣喜,又有些不舍。

庄光說道:「學有所成,當有所施展才是。『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不管是為已為家,還是為國為民,當須謹記『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之十六字箴言。」

強華說道:「世事難料,人心很容易受到紛擾,不知不覺間便會偏離正道。而『道』若如若霧,微妙難查。你們要保持警醒,時刻反省自己,不要讓自己的善道有所偏離。要始終遵從善之道,不斷領悟,不放鬆警惕,讓自己一直走在『道』的正途中。」

「徒孫謹記!」眾人含淚俯首作揖。

「走吧。好好發揮你們的才智才能……」庄光說罷,忍不住動容。<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