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是昏君,求我執掌天下》[女帝是昏君,求我執掌天下] - 第4章 決不能夠讓他活着離開大魏

嘩嘩嘩……

一語激起千層浪。

大魏朝堂,文武百官,目瞪口呆。

煙雲十八城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對於大宋皇朝來說,就是抵擋大魏皇朝,最好的屏障。

現在,卻要將煙雲十八城,用來送給大魏皇朝。

不少人的內心,都暗暗咂舌。

同時,暗暗鄙夷。

早就傳聞,大宋皇朝的皇帝,就是一個武痴。

根本不懂的治國,就是個十足的昏君。

朝堂都被丞相李林普掌控,隻手遮天。Μ.

現在看來,果然如此。

煙雲十八城這麼重要的戰略之地,竟然要拿來白白送給大魏皇朝。

對方想要換一人,何人又怎麼重要,值得煙雲十八城呢?

林瀟湘聞言,先是一愣,就恢復平靜。

她很清楚,就算趙秋雁真的是昏君,也不至於無端端將煙雲十八城奉獻給自己。

看着站在朝堂中央的信陵夫人,問道:「想必趙秋雁也不是傻子,她把煙雲十八城送給朕,可是有求於朕?」

聽見林瀟湘的話語,歐陽銘等人,也紛紛點頭。

「據說,大宋皇朝內憂外患,西北邊境的朵邑人,最近頻頻騷擾大宋邊境,大有全面出擊的趨勢,想來是為了求我們大魏,出兵援助吧?」

歐陽銘當即走上前兩步,顯得胸有成竹,直接開口道。

他覺得信陵夫人所謂的換人,不過是幌子而已。

煙雲十八城戰略地位重要無比,怎麼可能拿來換人。

信陵夫人笑了笑。

歐陽銘身為大魏皇朝的丞相,對大宋的局勢有所了解,她倒是沒有太多的驚訝。

朵邑人異動頻繁,確實令大宋皇朝頭疼。

可惜,卻也沒到生死存亡的關頭。

「承蒙歐陽丞相掛記我們大宋。」信陵夫人神色淡然,直接開口道:「不過妾身從來魏皇朝,奉上煙雲十八城,剛才就已經說了,不是為了求援,而是想要向貴國,交換一人!」

嘩嘩嘩……

聽到信陵夫人再次強調,大魏皇朝的文武百官,都不約而同看向同一個方向。

紛紛看向朝堂外面,被禁衛軍團團圍住的葉峰。

林瀟湘自然也想到,宋皇朝想要交換葉峰。

趙秋雁不懂朝政,十足的昏君。

這是想要換葉峰,去給她治理天下。

內心暗道:「看來宋女皇是想要換葉峰去大宋,想必就是幫她治理朝堂。」

大宋現在權臣李林普隻手遮天,外面的諸侯,不聽調不聽宣,眼看大宋皇朝,就要分崩離析。

葉峰在大魏皇朝展現出來的手腕,以及幫助林瀟湘登基,徹底掌管大魏皇朝的手段,若是能夠去到大宋皇朝,必然能夠起到很大的作用。

可是,林瀟湘可不傻。

如今的大魏皇朝發展欣欣向榮,兵強馬壯,早晚都是要開疆拓土。

屆時,第一個要拿下的就是重文輕武的大宋皇朝。

又怎麼可能,願意讓葉峰去大宋呢?

葉峰必須死!

可是,煙雲十八城她也想要。

大魏皇朝一旦獲得煙雲十八城的掌控權,以後想要攻擊大宋,就會事半功倍。

想到這裡,她的內心,已有算計。

索性,將計就計。

「喲?想不到本朝,還有人能夠換煙雲十八城?不知道信陵夫人所言,究竟是何人?能夠得到貴國皇帝的親睞呢?」

林瀟湘已經猜到想要換葉峰,自然不能說出來,假裝不知道。

「啟稟魏皇陛下,我皇想要用煙雲十八城,換取大宋錦衣衛指揮使葉峰。」

信陵夫人內心也很疑惑。

葉峰明明是大魏錦衣衛指揮使,傳聞掌管大魏皇朝的三萬錦衣衛,手眼通天,乃是林瀟湘的當前紅人。

民間有無數的傳聞,都知道葉峰和林瀟湘從小青梅竹馬,直到林瀟湘登基稱皇帝,都少不了葉峰的推波助瀾。

很多人都覺得,葉峰必然會成為未來大魏皇朝的帝婿。

可是。

剛才信陵夫人卻見到,葉峰被禁衛軍圍住,就是一副階下囚模樣。

「哈哈哈……」

歐陽銘率先哈哈大笑起來,蒼老的臉頰微微抖動,譏諷道:「早就聽聞貴國女皇昏庸無能,煙雲十八城如此重要的兵家必爭之地,就為了換一個我大魏的階下囚,傳言誠不欺我也!」

「煙雲十八城換一個廢物,你們大宋皇朝丞相李林普,可曾知道?」

洪忠全神色陰翳。

今日,絕不能夠讓葉峰活着離開。

此言一出,朝堂的其他文武百官,都紛紛嘲笑。

天下人皆知,大宋皇朝的朝堂上下,都是丞相李林普掌管一切。

女皇趙秋雁,就是個傀儡而已。

換個意思,就是趙秋雁的聖旨,能夠起到作用嗎?

嘩嘩嘩……

包圍着葉峰的禁衛軍,都竊竊私語。

葉峰自然聽到朝堂裏面的對話,神色帶着一絲自嘲。

想不到,自己竟然成為交易的籌碼。

想想也正常。

九州皇朝林立,莫說他不是皇帝,就算是皇帝,也有可能成為交易的籌碼。

不過。

這個大宋皇朝,倒是很有意思。

自古以來,大宋皇朝重文輕武,文臣便可以主導天下。

甚至於皇帝的權力,都被文官削弱很大。

可是。

就這樣的大宋皇朝,卻挑選出九州數千年,第一個女皇帝。

可,偏偏這個女皇帝,可不是什麼當世文豪,而是一個超級武道天才,整日沉醉於武道修鍊,小小年紀便已經踏入大宗師境界。

皇帝不問政事,權臣李林普能力超群,卻陰狠毒辣,排除異己,黨同伐異。

久而久之,現在的大宋皇朝。

朝堂之上,丞相李林普隻手遮天,門生故吏遍布大宋每個角落。

朝堂之外,東南西北四個王爺,不聽調不聽宣。

可以說。

大宋皇朝的崩塌,只差一點點火星。

也難怪想到用煙雲十八城換自己。

如此混亂不堪的局面。

想要從內部解決談何容易。

如果能夠從外部,找來一個能力超群的權臣,興許可以刮骨療毒,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如此看來,那個宋仁帝,倒也不算昏庸啊!

東邊的超級皇朝大秦。

曾幾何時也是分崩離析,眼看大廈將傾。

秦孝公重用外來之臣公孫鞅,從內部開始改革,變革。

大秦皇朝逐步崛起。

短短百年,便成為九州之上,排名第一超級皇朝,大有逐鹿天下,吞併九州的野心。

最終的公孫鞅,下場可不好。

他幫助大秦,由內而外的改革,卻也動了大秦很多世家貴族的利益。

最終,也被自己制定的法度,所反噬,落得車裂之刑。

不過,公孫鞅雖然死亡。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