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清1845》[逆清1845] - 第9章 陳澧的考核

二人一路邊談邊走,很快就到了一間院子前。
吳又俠上前敲了敲門,清理清嗓子,道:「蘭甫兄,可在家中?」
然而,裏面卻並無聲音。
趙源靜靜觀察著面前的一切,他的心裏還在思考着陳澧是一個什麽樣的人。
從後世的印象來看,這位毫無疑問是一位經學大家,桃李滿天下,但是從前面吳又俠的話中之意來看,陳澧的性格似乎並不容易打交道。
吳又俠又敲了敲門,卻依然沒有聲音,他回頭望向趙源,帶著幾分歉意道:「東塾先生或許剛剛外出了,咱們等一等就好。」
趙源自然不會拒絕,他還要好好整理一下思緒,以應對接下來的考核,便輕聲道:「無妨,無妨。」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一名身着長衫手中拿着一本古籍的中年男人從外面走了過來,他皺著眉頭看向吳又俠,道:「若孚,我剛剛想起了一個問題,便去書院拿了一本書回來。」
吳又俠頓時搖了搖頭,道:「蘭甫兄,這位趙小友跟你一樣,都是來自番禺,一心想拜在你的門下。」
趙源當即上前主動介紹道:「在下趙源,見過東塾先生。」
此人正是東塾先生陳澧。
陳澧隱隱有些皺眉,他的話語有些不客氣,道:「你要明白,學海堂以勵品學,非以弋科名。」
趙源輕聲道:「學生也是為了真才實學而來,區區功名,並非學生的根本目的。」
聽到這裏,陳澧的臉色好看了幾分,他輕聲道:「那就請進吧。」
一旁的吳又俠笑道:「既然人已經帶到,接下來就是你們自己的事情了,我先告辭,還得去尋趙兄喝酒去。」
陳澧聽到這裏頓時搖了搖頭,道:「你若是這般下去,到時候怕是難以在《學海堂集》上留名了。」
吳又俠搖了搖頭,放聲笑道:「區區浮名,於我何益?」
陳澧也就不再管,帶著趙源進了院子,只見裏面的布置陳設都極為簡樸,院子中有一棵大樹,樹下則是擺著一張石桌,三張石椅。
「你先坐,我且泡茶來。」
陳澧也不管趙源是否在意,徑自去取了大茶壺,架在一隻爐子上,將下面的柴碳點燃,就這麽燒了一大壺開水,再取來兩隻比較簡陋的茶杯,倒上一些粗茶,用開水沖泡而成,手法粗糙,毫無美觀。
「喝茶。」
「謝過東塾先生。」
趙源雙手接過茶杯,在禮節上盡量不讓人挑出毛病來。
陳澧的性子卻是比較大大咧咧,他直接開口道:「你對樸學可有了解?」
趙源一聽,便心知考題來了。
倘若換一個毫無準備的人,恐怕光這個入門題就要被攔住。
縱使趙淵源身已經有一定的功底,在來之前還經過了一點的準備,可是面對這個問題依然要小心翼翼。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就需要明白一點,什麽是樸學?
所謂樸學,本指上古樸質之學,以漢儒經說為宗,主張從語言文字訓詁入手,因此又被稱之為訓詁學。
樸學發跡於明末清初,早年在顧炎武、黃宗羲等學者影響下,儒學內部展開了對宋明理學的反思和自我變革,即對空談誤國的明代王學末流進行否定的結果,至此樸學進入高速發展時期,在乾隆、嘉慶年間達到巔峰,也被稱之為「干嘉學派」。
可以說,在這個時代,樸學就是最大的顯學。
當然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