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總,我們不約》[紀總,我們不約] - 歷史重點九上作者自用歷史第二單元在線免費閱讀(2)

院提出的對平民不利的決議;頒佈了《 十二銅表法 》。

(3)擴張:公元前3世紀初,羅馬征服了整個 意大利 半島;隨後戰勝了 迦太基 ,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區; 公元前2 世紀成為整個地中海地區的霸主。

(4)危機:公元前73年, 斯巴達克 發動奴隸起義,使羅馬共和國進一步衰落。

2.羅馬帝國

(1)政權更迭:公元前49年, 凱撒 控制元老院。公元前31年, 屋大維 成為最後的勝利者,他首創「元首制」,掌握最高統治實權。

(2)建國: 公元前27 年,羅馬共和國演變為羅馬帝國。 屋大維 採取了許多措施解決矛盾,羅馬帝國進入了和平發展的時代。

(3)擴張:2世紀,羅馬帝國進入黃金時期。帝國版圖橫跨歐、亞、非三洲, 地中海 成為羅馬帝國的「內湖」。

3.羅馬帝國衰亡

(1)原因:3世紀,羅馬帝國陷入長期的政治經濟大危機; 日耳曼 人侵入羅馬帝國。

(2)滅亡:4世紀末,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個帝國。476 年,西羅馬帝國在日耳曼人的打擊下滅亡。

第6課 希臘羅馬古典文化

目標:以建築藝術、公曆為例,初步理解在羅馬帝國的廢墟上逐漸產生新的文明。

1.文學和雕塑

(1)文學:《 荷馬史詩 》是了解早期希臘社會的主要文獻。

(2)雕塑:奧林匹亞神廟中的 宙斯像 是世界古代七大奇蹟之一。《 擲鐵餅者 》是希臘雕塑藝術中的傑作。

2.建築藝術

(1)希臘:體現在 神廟 建築,雅典的 帕特農神廟 是典型代表。

(2)羅馬:特點是石拱門、 穹頂 等。代表性建築有 羅馬大競技場 、引水道工程、凱旋門、方尖碑和 萬神廟 等。

3.哲學和法學

(1)哲學: 德謨克里特 提出了「原子論」; 蘇格拉底 指出求得知識的最好辦法是有系統的問和答,主張「人應該認識你自己」; 亞里士多德 創立了邏輯學等新的學科。

(2)法學:《 十二銅表法 》是後世羅馬法典乃至歐洲法學的淵源;萬民法、經濟法以及眾多的法律概念,構成了完整的羅馬法學系統。

4.公曆的緣起: 凱撒 命人以太陽曆為藍本編製新的曆法,稱「 儒略曆 」。儒略曆後來成為今天人們使用的公曆的基礎。4世紀,羅馬皇帝以此作為基督教曆法。

單元總結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