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的皇帝堂妹》[[大唐]我的皇帝堂妹] - 第51章 我的天后堂妹(2)

子掛不住了。他臉色一黑,哼道:「我是大笨雞,那你就是一隻咯噠咯噠叫的小母雞。#34;
李顯起身,學著母雞雙手撲閃著在趙悅兒面前轉,嘴裏叫着咯噠咯噠。李顯轉著轉著自己就先笑了起來。
#34;砰!#34;一盞熱茶砸來,李顯慌忙躲開,但袍角上仍然沾上了迸濺的茶水茶葉。
李顯嚇了一跳,不知所措地站在那裏。趙悅兒一臉怒意,對李顯說道:「我要回家給阿娘說你欺負我。」說著,抬腳就往外走。
屋內的宮女們反應過來跪了一地,趙悅兒的貼身宮女魂都嚇飛了。
她趕忙跪在趙悅兒身前,勸道:「王妃使不得呀,使不得呀……你和大王只是玩笑幾句罷了。你若現在回去,豈不是讓公主殿下擔心?#34;
趙悅兒扭頭不看李顯,怒罵道:「他是在開玩笑嗎?分明就是羞辱我。我好好一個世家之女竟然被他拿來取笑,還不如回家去呢。#34;
另一個機靈的宮女勸李顯:「大王,你快和王
妃賠個不是?王妃若是家去,天后肯定也會知道,那時……#34;
這事起因不怪李顯,而且李顯也是無心。只是趙悅兒跟在常樂公主身邊,耳濡目染學了一些,正要趁新婚燕爾掌捏李顯,好一勞永逸,從此一家獨大。
李顯雖然脾氣好,但他明白前因後果,辯解道:「她先罵我大笨雞,要賠不是她先給我賠不是,我再給她賠不是。#34;
趙悅兒聽了,用帕子捂臉,佯哭道:「你們聽聽,他這是說的什麽話,什麽我不是。我哪裏有不是了?我堂堂公主之女,他竟然罵我……我要家去……#34;
宮女兩廂勸說,趙悅兒嬌縱,李顯溫厚。顯然,李顯更容易勸動,於是除了幾個宮女開解趙悅兒,其他人都勸起李顯來。勸李顯要大度、大王肚裏能撐船、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李顯不勝其煩,不情不願地陪了不是。趙悅兒不滿,說他不是真心誠意,想要步步緊逼,但被宮女勸住了。
趙悅兒想着來日方長,有時間擺布周王,就消停了一些。
晚上,李顯想要上榻睡覺,卻被趙悅兒一腳踹開。他想走,又被威脅出了這個門以後就不要過來。李顯不欲惹事,只得在地下打地鋪。
武媚娘從太液池邊回來,去了紫宸殿,還未進門就聽見一陣笑聲傳來。武媚娘停下腳步,看門的小太監機靈地湊上來小聲道:「啟稟天后,常樂公主在裏面,已經來了一個時辰。」
武媚娘微微頷首,繼續往裏面走。一進殿,就看見常樂公主正和李治說笑,李治看起來很開心。
「媚娘你過來了,常樂剛才說了長安城裏發生的一件特別有意思的事情,你也過來聽聽。」李治招呼道。
武媚娘笑着坐到李治身邊,看向常樂,等她說下文。常樂公主則扭頭看向李治,說道:「有意思的事情再說一遍就沒意思了。我還聽說了一件特別神奇的事情。#34;
#34;延壽坊的一家胡商從西域經商回來,發現在家的妻子已經懷孕六個月,就問這妻子腹中的胎兒是誰的。那妻子說這是兩人在夢中相會懷上的,這胡商竟然也信了。這妻子分明是偷人才懷孕的,陛下你說這胡商傻不傻?哈哈哈……」常樂公主說著自己就先笑了起來。
武媚娘見常樂公主視自己於無物,又拿這樣的事情暗諷自己,不由得怒氣上涌。
/gt;「哦,對了,常樂你不是來探望周王妃嗎?時間不早了,你去吧。」李治對武媚娘的情緒極為敏銳,見狀趕忙道。
常樂公主的笑容僵在臉上,聞言只好起身告別。
常樂公主走後,武媚娘將手裏攥著的手帕摔到李治身上,冷笑道:「你找的好親家!我剛才在路上碰見周王妃欺負顯兒,回來又聽見常樂公主指桑罵槐。皇后出的嫡公主見了我也恭恭敬敬地叫我一聲皇嫂,她算什麽?不過一寶林之女,也敢舞到我的頭上!#34;
李治剛才聽常樂公主說胡商的笑話,自己也不得勁。
「常樂有口無心,你不必和她一般計較。」李治和稀泥道。
武媚娘冷笑道:「什麽有口無心?分明就是狂妄驕橫。你看看那個趙悅兒,天天讓顯兒哄着她玩樂。且不說太子妃,就是沛王妃也比趙悅兒好一千倍。我也不是磋磨兒媳的人,從沒要求她們幾個晨昏定省服侍左右。太子妃每日過來督促我活動筋骨,沛王妃前日看見菊花開得好就想着給我送來幾盆請我同賞,周王妃呢……嗬……#34;
李治:「她還小,慢慢教吧。」
武媚娘道:#34;沒有公主的命,得了公主的病。#34;
李治:.…
李治訕訕地摸摸鼻子,媚娘說的是。
人一生下來,心就是偏的。若趙悅兒是他的女兒,無論她做了什麽,李治只會拍手稱快叫好。但趙悅兒的身份是自己憨直兒子的妻子,李治對她的要求就拔高了。
聽媚娘這麽說,顯兒明顯以後要被這趙悅兒拿捏擺布。若說趙悅兒精明能幹也就罷了,他家又不是沒有這樣的先例,但是讓驕縱沒見識的人當家還是算了。
他現在有些後悔給顯兒聘了這麽嬌蠻的媳婦。#34;讓她多讀書,少玩樂。#34;李治出主意道。
武媚娘:「常樂公主八成和你有仇,所以才把一個寵壞的小女孩嫁給你兒子。」
李治笑道:「哎呀,小孩子嘛,沒定性。媚娘,你管教就是了,何必生氣傷了自己的身子。」
次日,武媚娘派女史過去請周王妃抄三遍《女則》供奉給文德聖皇后,抄不完就不準玩樂。
女史回來複命,武媚娘見她衣擺上沾染了水跡,眉頭一挑。
女史低頭就將周王和周
王妃昨天發生的事情詳細地道來,甚至連周王妃說話的語氣都模仿得惟妙惟肖。
武媚娘越聽臉色越發不善,道:「把那幾個宮女趕回掖庭,選幾個伶俐的過來。」女史領命退下。
直到李治武媚娘等人去東都時,趙悅兒的《女則》還沒有抄完。常樂公主知道後,向李治為女兒求情。李治推辭了,只說就等著趙悅兒的《女則》供奉文德聖皇后。
最後許是常樂公主提點了趙悅兒,趙悅兒抄寫的速度快了起來,終於在十一月底,她將抄寫的《女則》送來。
武媚娘隨意翻看了一下,嘴角露出一絲冷笑,雖然一些紙張的字跡看起來與另外一部分相同,但明顯不是一人所書。
武媚娘招手叫人將抄寫的紙張掌下去,嫌棄道:「這些就別在文德聖皇后神位前丟人現眼了。她心不誠。你把太子妃抄的《金剛經》和沛王妃抄的《孝經》供在文德聖皇后神位前面。#34;
太子妃和沛王妃聽說周王妃被罰抄《女則》後,心中思索了一下,想着有之改之,無則加勉。兩人不約而同地決定要抄書,踩着周王妃刷帝後二人的好感。
這抄的書又不能和周王妃一樣,楊妙音選擇《金剛經》以期佛祖保佑太子早日康復,沛王妃房宜蕙選擇《孝經》聊表對帝後二人的孝心。兩人抄好後,悄悄送到了武媚娘面前。
武媚娘對於這兩人的聰慧識趣很滿意,至於趙悅兒嘛……她忙着朝政上的事情,給了趙悅兒這個教訓後,就沒有再為難她。
武媚娘給天皇李治上了「建言十二事」,李治全數採納,並頒佈實施。「建言十二事」涉及到治國理事的方方面面。
這是武媚娘針對大唐的現狀和問題,第一次提出全面的建議,也是第一次以獨立的身份給李治上書涵蓋全局的治國建議。
武媚娘此舉不僅在於賣弄自己的政治才幹,更是主動擔起了宰執大臣的一部分職權。她武媚娘不僅能處理朝廷經常性的政務,也能未雨綢繆制定未來的大政方針。
武媚娘之前輔政更多的是承擔類似於內朝的角色以及行使部分皇權。但「建言十二事」更像宰執大臣輔佐天子治理天下提出的理政方針。武媚娘隱約又涉入了外朝的範圍。
李治如此爽快答應下來,那自然是因為這事就是這對親密無間的夫妻搭檔商議後定下來的。
br/gt;李治要將武媚娘推到攝政的位置,暫為承擔一個皇帝的職責。首先她自然要俱備皇帝高屋建瓴高瞻遠矚的能力。
頂點小說網首發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