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男技師》[大明男技師] - 第2章 交糧

破爛的土屋中,死水一般安靜。
張元青嘀咕了聲:「還有這好事?好吃不過餃子,好玩不過嫂子。」
張元奎聲音提高几分:「嘀咕什麼?快說答不答應。」
張元青嘆了聲氣,做作的甩下手臂:「張家不能無後,也不能交不起糧。」
「看來我得委屈下自己了。」
張元奎鬆了口氣,他最怕自家兄弟顧及自己的臉面,拒絕此事。
元青一定心裏萬分委屈,才做下這個決定吧。
「田契在牛槽子下面壓着,以後你當家了。」
張元青取了田契就去找里長作保,因為臨近交稅,賣田的人也多了起來。
諸葛村的大戶范仁找了仁化縣主薄,丈量土地的小吏,就坐在水田當中。
有人要賣田,直接丈量土地,當場開契票。
「上等水田十兩銀子一畝,旱田五兩,山田三兩。」
張元青將田契拿出:「四畝二分上等水田。」
里長一聽,趕緊拉住張元青:「四畝二分?你家攏共就這些地,以後不過了?」
范仁聽到四畝二分上等水田的時候,眼都直了:「李里長,人家要賣田,干你什麼事?」
怕張元青反悔,范仁連忙催促主薄:「查查田契與黃冊符不符合。」
主薄草草翻了幾頁,找到了張元青家的水田:「確有記載,四畝二分。」
為了怕張元青反悔,范仁趕緊撥算盤,丈地錢都省了。
「四畝二分是四十二兩銀子,一年上繳四斗米合計四錢,再有兩年才到大造之年,我該給你四十二兩八錢。」
范家小廝趕緊拿出剪刀,戥子,稱八錢銀子。
兩人在買賣簽約上簽字畫押,官府出具契票,推票,收票,稅票。
雙方各自交給官家百文錢作擬票潤筆費,兩年後的大造年,土地就歸范家所有了。
范仁笑呵呵看着張元青:「小兄弟,有了這筆銀子,你想做什麼?」
張元青看了眼正在打算盤的主簿,更換戶籍需要里長的證明,主簿的提筆。
剛好里長和仁化縣主簿都在田上,直接就能轉讓戶籍。
民、軍、商、匠、儒、醫、鹽、樂、役。
民籍是戶籍制度等級中較高的,戶籍由高轉低,只需要走個程序即可。
「我想轉商籍。」
「什什什麼?你要轉商籍?」
不止是里長愣住,收田的范仁也多看張元青一眼:「乖乖,這年頭還有民籍轉商籍的。」
里長苦口婆心:「民籍轉商籍,子孫後代都不能走上仕途。」
「元青,你會被後代子孫罵的。」
包括仁化縣的主簿都放下手中毛筆:「小兄弟,你可想清楚了。」
「民籍轉商籍容易,再想轉回來就難嘍。」
張元青目光如炬:「我要轉。」
民籍的尊貴就在於功名仕途,百姓們總想着子子孫孫無窮盡,後代總會出現能人。
可功名好比高考百萬考生過獨木橋,大部分人都沒機會。
大明的戶籍制度是最怪的,商籍賺錢最多,交稅最少。
民籍終年忙碌,還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