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 第9章 鑽進燕山

「聖上,多餘的糧食怎麽辦?」劉文炳問道。
崇禎眉頭一皺問道:「怎麽,不能全帶走嗎?」
昨天早上突圍的時候,因為時間太緊,而且突圍需要輕裝,所以沒有攜帶輜重,但是現在已經突圍出來,就必須帶齊足夠的輜重。
接下來可是要在深山之中呆夠半個月。
如果沒有足夠的糧食,是熬不過這半個月的。
再就是毛氈,山中苦寒,沒有毛氈保暖那真是要凍死人的。
「每匹戰馬已經攜帶了七八十斤輜重,不能再多了。」劉文炳說道,「再多就會影響到行軍速度了,戰馬會吃不消的。」
「不是還有一百多匹馱馬嗎?」崇禎道。
劉文炳道:「每匹馱馬已經馱了三百多斤輜重,可既便這樣,也還是有一千多石糧食帶不走,怎麽辦?」
崇禎便沉默了。
鞏永固道:「聖上,多餘的糧食不能留給流賊,燒了吧。」
「不能燒。」王文彥急道,「燒了糧食也未必會餓著流賊,受苦的還是京畿百姓。」
「王愛卿所言極是,就把多餘的糧食留給京畿百姓吧。」崇禎喟然說道,「朕御極十七年,就沒給京畿百姓帶來福祉。」
「倒是給他們帶來了不少的災禍。」
「臨別之際,也算是給他們的一點補償吧。」
說到這一頓,崇禎又翻身上馬,沉聲道:「走,去天壽山。」
雖然暫時擺脫了大順追兵,甚至還通過奇襲攻佔了昌平州城,但是這對當下的天下大勢並沒有絲毫影響。
大順軍仍佔據著絕對優勢。
要想憑藉這一千烏合之眾逆轉天下大勢,根本就是痴人說夢。
昌平失守的消息一旦傳回到北京,李自成就一定會派出大軍前來追殺,崇禎可不認為他這一千多烏合之眾能夠在十幾萬大順軍的圍追堵截下逃出生天。
四渡赤水兩占遵義這樣的神仙仗,只有毛教員才能打得出來,他崇禎可沒有毛教員的本事,所以還是老實鑽山溝吧,所以再接下來的這半個多月,他們就只能夾起尾巴躲進燕山深處,等著一片石的大戰爆發。
……
昌平失守的消息傳到北京時,
李自成剛和牛金星、宋獻策商量好怎麽處理承天門外的文官。
一大清早,大明內閣首輔魏藻德又帶著大大小小上千個官員,跪在了承天門外,要求大順朝一體錄用。
甲申國難,殉節的官員不少,
但是急着投降大順朝的更多。
經過討論,李自成決定三品以上官員一律不用。
三品以下的則可以優先挑選出一批清廉自守的官員委以重任。
一通操作,首批一百多名明朝降官被委以重任,比如原吏部郎中左懋泰,從正五品的郎中直接超擢成為正三品的兵政府左侍郎,連升四級!
左懋泰剛剛走馬上任,就接到了昌平失守的敗報。
「稟主上,昌平失守,掌旅郭琦力戰身亡。」左懋泰奏報道。
「你說什麽,昌平失守?」李自成有些錯愕的道,「誰幹的?崇禎小兒?」
左懋泰答道:「據敗軍回報,昨夜襲擊昌平的賊兵中確有人喊了聲聖上,所以襲破昌平的賊兵應該就是偽帝崇禎的敗兵。」
「還真的是崇禎小兒?」李自成臉色垮下來。
「這不可能。」劉宗敏不信道,「崇禎小兒潰圍之後沒有南下,沒有東進,反而北上去了昌平?他是傻麽?」
「是啊,崇禎是傻子嗎?」
李自成和牛金星也有着同樣的疑惑。
南下或者東進尚有一線生機,北上真是死路。
畢竟居庸關就擋在那裏,崇禎小兒那幾百烏合之眾還能拿下重兵駐守的居庸關?只怕是王陽明再世也絕無可能辦到。
……
「他並不傻。」李岩搖頭說道,「一點都不傻。」
「怎麽不傻。」李年不以為然,「崇禎老兒在潰圍之後直接往南逃跑的話,雖然最後難免被追上,但是喬妝流民或許還有機會逃脫。」
「畢竟就算主上發下海捕公文也未必能抓住。」
「往東的話,更是有很大可能與關寧軍會合。」
「關寧軍足有四五萬人馬,還是堪與我大順軍一戰的。」
「但是往北,前有居庸關,後有追兵,右威武將軍和兄長發現撲空之後,也一定會率領本部騎兵從東西兩翼北上包抄。」
「屆時我大順軍四面合圍,崇禎老兒還能往哪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