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 第53章 籠絡人心

「萬歲爺!」
「萬歲爺!」
盧九德飛快的跑向夷丁大營。
在盧九德身後則跟着高起潛。
高起潛因為上次挨了二十鞭,股傷未愈影響到了腿腳,所以落在了盧九德後面,要不然絕不可能讓盧九德搶在他的前頭。
順便說一句,王承恩和韓讚周已經被崇禎派去鳳陽府,協助黃得功對付劉良佐,現在只有盧九德和高起潛跟在崇禎身邊。
還有幾個南京守備署的小太監。
「站住!」兩個夷丁橫刀攔住兩人。
「萬歲爺,咱家要見萬歲爺。」盧九德急得快要跳腳。
但那兩個夷丁卻是毫不理會,只是用彎刀架在盧九德和高起潛的脖子上,不讓兩人進入到身後的軍營。
就在這時,一個夷將走過來。
卻是崇禎封的十大蒙古忠勇男之一,巴含真。
「什麽人?」巴含真冷然道,「膽敢驚擾聖駕?」
「巴爵爺,是咱家。」高起潛搶先說道,「咱家有急事要見萬歲爺。」
就在這時,一頂帳篷內傳來崇禎的聲音:「巴含真,讓他們進來吧。」
巴含真悶哼了一聲轉身進帳,等高起潛、盧九德進來時,巴含真已經帶著一隊夷丁按刀守在崇禎身後。
崇禎問道:「什麽事?」
盧九德和高起潛便同時說道:「劉伶台那邊發生了兵變,王遵坦、馬化豹、張國柱等部將綁了劉澤清,正在營門外候見。」
「噢是嗎?」崇禎這下可著實有些意外。
他想到了最終肯定能分化劉澤清的兵馬,卻沒有想到他還沒動手,劉澤清就已經被他的部將給抓起來。
笑了一下,崇禎道:「召他們進來。」
高起潛應了聲領旨,一瘸一拐的就去了,盧九德卻沒動。
等到高起潛走遠了,盧九德諂媚的說道:「萬歲爺,讓老奴留在御前侍候吧。」
揚州城外有了高起潛那一出之後,崇禎就立了一條規矩,夜間只讓夷丁宿衛,而不許太監留在他跟前,只有王承恩例外。
而且崇禎沒給自己設固定的營帳。
只有臨休息時,才會隨機進到某個夷丁百戶的營中。
進到營中之後,再從十幾頂帳篷隨機選擇一頂住下。
比如昨天晚上,崇禎就宿在巴含真百戶的一頂帳篷。
崇禎此舉看着好像只是臨時起意,其實隱含着深意,而且還有着兩層深意。
一層用意是效法朱元璋籠絡人心,徹底收服兀把炭、猛可兔這一千多夷丁,讓他們成為自己最忠誠的走狗。
其實,崇禎之前一直都在這麽做。
效果也是相當不錯,這一千夷丁已經成為忠實走狗!
【註:朱元璋迫降元朝大將陳兆先的五萬大軍之後,從中挑選了五百精兵,並由陳兆先率領充當他的宿衛,陳兆先對此感激涕零從此忠貞不二,後在鄱陽湖大戰之中,身先士卒並當場戰死】
第二層用意是防刺殺,防建奴或者大順軍的刺客,也防文官集團。
不管你相信或者不信,大明朝確實出了很多蹊蹺事,比如正德皇帝和天啟皇帝的離奇落水死,又比如嘉靖皇帝險遭宮女勒死,又比如瘋漢張差僅憑一根棗木棍就能闖入禁宮,差點把太子朱常洛打死,但又沒有真的打死。
縱觀二十四朝,就只有明朝有這種蹊蹺事。
有陰謀論說這些蹊蹺事件都有文官集團的幕後黑手。
從犯罪學角度,文官集團的確有做這些事情的動機,因為正德皇帝和天啟皇帝有個共同點,都要通過宦官也就是太監收商稅,而商稅是文官集團的逆鱗,所以文官集團有弄死正德皇帝以及天啟皇帝的動機。
至於梃擊案則有分析說是苦肉計。
事實真相究竟如何誰也說不清楚。
但這種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因為一個不慎,丟的可是自己的性命。
所以崇禎毫不猶豫的將太監從榻邊調離。
太監雖是皇帝的家奴,也不一定就可靠。
因為太監也會有親人,也有可能被拿捏。
只有這些夷丁全部來自遼西,身家清白,與文官集團不可能有任何利益牽扯,而且這些夷丁常年呆在軍中不與外界接觸。
所以文官集團很難找到機會收買。
最後還有一點,崇禎並不設固定的營帳。
他是隨機選一個帳篷,跟夷丁混住一起。
這就基本上杜絕了行刺可能,因為誰也不能預知他會住哪。
一千夷丁上百頂帳蓬,刺客總不能一頂帳蓬一頂帳蓬找吧。
有人會說,你總不能一直住在軍營裏吧,將來總得回宮吧?將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