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 第11章 三千夷丁

「欸欸,欸欸欸欸!」
「長伯兄,你這是什麽意思?」
「姓吳的,你就這樣對待昔日的老兄弟啊。」
唐通和白廣恩頓時急了:「兩國交兵還不斬來使呢。」
「兩國?我呸!」吳三桂啐道,「闖賊也配與我大明相提並論?」
唐通道:「長伯兄,識時務者為俊傑,大順取代大明已經是大勢所趨了。」
白廣恩也高喊道:「長伯兄,京師已經淪陷了,崇禎也被我們大順軍趕進燕山深處,大明已經亡了,你犯不着給一個滅亡的王朝殉葬啊,更何況主上還給長伯兄開出優厚條件,只要你肯歸降,仍舊官居總兵之職,也仍是平西伯。」
「聖駕進了燕山?」吳三桂神情微動。
吳三桂當然不是真的要殺唐通和白廣恩。
他如果真的想殺人,就根本不會見他們,第一時間就把人給砍了。
吳三桂這麽做就只是為了演戲,擺出他仍舊「忠於」大明的姿態,這一來李自成為了招降他就得繼續增加價碼。
說白了就是討價還價的小伎倆。
「本鎮是絕不可能投降闖逆的。」吳三桂義正詞嚴的道,「不過念在你我三人曾經同僚一場,再加又向我提供了聖駕的行蹤,今天就姑且饒你們一命,但是下次再見,本鎮定取了你們二人的狗命,現在趕緊給我滾吧!」
唐通和白廣恩不敢久留,灰溜溜的出了行轅。
方光琛哂然一笑說:「闖賊只憑些許小利就想招降兄長,未免太小瞧人。」
部將吳國貴也說道:「闖賊要是真有誠意,就讓伯爺仍舊統領關寧軍並節制薊鎮,反正我們二十萬遼民就只認伯爺一人。」
吳國貴無疑說出了吳三桂的心聲。
對於吳三桂來說,當大明的臣子還是大順的臣子其實無所謂,貳臣什麽的也不在乎,他在乎的只有手中兵權。
歸降大順朝可以,但是必須讓他鎮守薊鎮。
吳三桂這是要當薊遼總督,區區總兵或者提督已經滿足不了他的胃口了。
關寧軍的四萬鐵騎還有山海關的一萬精銳也必須仍由他統率,只要滿足這兩個條件,他今天就可以改換門庭。
不過這種話不能明說。
當下吳三桂便喝斥道:「閉嘴,胡說什麽呢?」
吳國貴卻根本不在意,笑着說:「末將就是隨口說說而已,伯爺別在意。」
「仔細禍從口出。」吳三桂悶哼一聲,又道,「趕緊給我滾,對了,順便幫我把左營游擊胡心水叫來,我找他有事。」
吳國貴應了一聲,轉身離開了。
方光琛目光一閃,問道:「兄長想迎回聖駕?」
「賢弟以為妥否?」吳三桂看着方光琛,深邃的目光就像是無盡的深淵。
「妥。」方光琛燦然一笑,又道,「無論如何,兄長都還是大明的平西伯,保護聖駕原本就是兄長您的職責啊。」
方光琛這話可是話裏有話,但是吳三桂能懂。
不一會,左營游擊胡心水便大步走進了行轅。
胡心水是蒙古人,確切點說是叛逃的蒙古人,更確切點說是察哈爾蒙古也就是黃金家族的直係後裔,察哈爾蒙古被後金兼並之後,黃金家族的直係後裔大部分被殺,一部分向西逃竄到準噶爾,還有一部分南遷到遼西定居。
史書記載祖大壽的麾下曾有abc 夷丁,都是從南遷蒙古人中招驀的勇士。
不過祖大壽的這abc 夷丁,一千騎跟着祖寬、祖大樂進關剿賊,已經被大順軍打得灰飛煙滅,還有一千騎跟着祖大壽投降了建奴,已經被編入了烏真超哈,最後一千騎則從始至終跟着吳三桂,就是胡心水率領的左營家丁。
特別要說明的是,此家丁並非彼家丁。
明末軍閥的家丁,稱為驀兵更加合適,或者稱為僱傭兵也可以,並不是那種跟家主擁有人身依附關係的家奴。
比如說祖寬、祖大樂都曾經是祖大壽的家丁,但是他們倆跟祖大壽並非那種家奴與家主的人身依附關係,而只是驀兵與僱主的僱傭關係,後來大明朝廷成為了祖寬和祖大樂兩人的僱主,兩人和麾下的一千夷丁就轉而為朝廷打仗。
「伯爺。」胡心水抱胸見禮,瓮聲瓮氣的問道,「你找我?」
「免禮。」吳三桂雙手虛抬,又說道,「老胡,你老家是在察哈爾蒙古,是吧?」
「伯爺為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