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年》[500年] - 500年第五章 征戰號令3在線免費閱讀(2)

將沿着山腳離開時,一聲狼叫聲將在前面騎馬狂奔的眾人拉回去。他拉住馬的挽繩,意識到了什麼,回過頭看着他身後來自各軍團最精銳的騎兵和僱傭的勒人騎手,發出了他這一生最為關鍵的命令——「殺回去!」

「亞夏人沒有不戰而退的皇帝!阿穆萊莎沒有被俘的孬種,只有戰死的軍人!」隨後驅馬向回。

一旁的特魯瓦烏斯立馬帶着衛隊跟上。隨後整支部隊迅速調轉方向,往回殺去。得益於亞夏以前是公民兵制度,這一傳統保留到了禁衛軍中,外加禁衛軍是家族形式,一名士兵的父親和爺爺都在其中服役,屬於家族榮譽和公民榮譽,民族認同亞夏不常見,但國家認同卻是非常極端,他們認為作為法律賜予權力和權益的公民有資格和義務為國家死亡,但這種極端國家主義只在禁衛軍里出現,大部分帝國士兵保留的是賺錢的心理,公民兵制度也只有禁衛軍在繼承,現在的亞夏公民就會吃喝玩樂,打仗還要靠那些阿爾達人僱傭兵。

準確來說,有國家主義的人才會進入其中。但實際上,國家主義導致了亞夏的毀滅,他們對於他們征服的土地認為其中蠻族不能反抗,皇帝也對他們加以前所未見的賦稅,所以這些莫名其妙被攻打成為奴隸和自由民的成為了亞夏帝國公民的壓迫對象。稅收在公民權的極端不合理和越發久的對外征服中面臨危機。終於,身為皇族的阿穆萊莎家族的一位皇帝發起改革,將軍隊制度改變,變成職業軍,由將軍負責,但禁衛軍保留公民兵制。這也是為什麼禁衛軍聽到皇帝的命令後選擇跟上去,帝國皇帝特別是重新上位的阿穆萊莎家族是作為國家本體象徵的,這事基於亞夏的建國歷史決定的,是諸葛亮之於諸葛這個姓的情況。至於勒人則是因為聽不懂,看他們上去了就一起去的。

(關於亞夏帝國的歷史和制度我後面會補,如果感覺理解不了我再開一本補設定)

回歸已經被攻破的第三軍團駐地,軍團長哈爾森雙手拿着戰斧矗立在屍山血海中,面對向他們衝鋒而來的勒人的騎兵,帝國士兵儘可能的組成槍陣和盾牆。而勒人騎兵只是從寨門口衝來,他們將騎槍夾在腋下,駕馭馬匹向前狂奔,尚未完全搭建成功的方陣被騎兵徹底衝垮,士兵的胸口宛如被數噸的巨物衝撞,而沖向他們的騎兵將斷裂的騎槍丟掉換成彎刀接着砍殺,換來了這條薄弱陣型的徹底撕裂。

營地四處都是雙方士兵的屍體和一些戰馬的屍體,哈爾森望着越來越少的士兵,不斷在各處和勒人騎兵鏖戰,而後被步兵衝上來代替騎兵繼續鏖戰,在這個巷戰白熱化階段,就是比拼軍隊素質和體力了,但他們如今是被以逸待勞,很難想像在沒有變故的情況下怎麼取得勝利,除非有一隻軍隊迅速包圍住營地,但這樣也是慘勝,一但被勒人的汗王發現發現,將難有一個人能活着出去。

就在他萬念俱灰打算殊死一搏對得起亞夏禁衛軍的榮譽,公民的榮譽時,遠在對面土坡的阿巴亥術汗的營地遭到一支精銳重騎兵的攻擊,汗的頭顱被亞德斯拴在馬上,而他正在眺望營地,命令騎兵向離得最近的第三軍團駐地進攻。

猜你喜歡